目前分類:醫療新聞 (1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中市一名醫檢師半夜看棒球轉播時,突覺得眼睛模糊、走路不穩,嚇得立刻就醫,醫師檢查他的腦血流,發現右腦嚴重缺血,隨時可能中風,立刻緊急施以緊急手術,將患者右淺顳動脈轉接中大腦動脈,供應血流,避免中風的危險。醫師提醒:「阻塞性腦中風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切勿大意

中國附醫腦中風中心醫師陳春忠說,患者詹先生(四十五歲)到院時走路明顯偏一邊、視力模糊,院方立即為他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腦部組織正常,隔天進行腦血流檢查,「赫然發現他右側上方血流幾乎中斷,整個右大腦缺血嚴重,每分鐘血流量只有二十西西,相當逼近中風的每分鐘十西西血流量,隨時都有中風危險。」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很多人都喜歡帶著MP3,邊聽音樂邊運動。慈大醫資研究所的蕭正賢與劉諭聰,特別設計了一款,結合MP3與生理監控系統的,無線智慧型心血管健康系統,透過智慧偵測器,教使用者如何調整適當的運動量。

 

按照語音指示,調整運動強度,這是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最新研究的運動MP3。但這可不只是MP3播放器,它還是一台智慧型偵測器,可以分析使用者的心跳頻率等生理訊號,並且調整成適合使用者的運動量。隨時掌握使用者的生理狀況。

 

這項研究成果還獲得2008年,亞洲區dsp暨嵌入式應用系統競賽,台灣區的佳作,從MP3搖身一變成為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無線智慧型心血管健康系統,用科技守護健康。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70歲以下代謝症候群患者較一般人平均減少12.7年壽命!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12日發表國內第一項針對已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民眾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近9成患者不知道安全的血壓、血脂及血糖數值為何?因此,統一超(2912)、康是美結合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在627-ELEVEN門市率先設立「社區健康小站」,提供量血壓、腰圍等免費服務。

 

台灣代謝症候群患者多達289萬人,所衍生疾病更佔十大死因5項之多,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6年所做的統計,70歲以下人口因代謝症候群衍生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臟性疾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的患者,較一般人平均減少12.7年壽命!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表國內第一項針對已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民眾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近9成患者不知道安全的血壓、血脂及血糖數值為何? 且對於自身安全數值監控執行力嚴重不足。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規律食用非炸製的魚,可以幫助老人維持記憶和預防中風。研究者在Neurology期刊中報告指出,每週食用三次以上烤鮪魚或者其他富含omega-3脂肪酸魚類的老年人,比較不會發生導致認知衰退和血管中風之沉默的腦部病灶。

 

  腦部病灶或者梗塞,是腦部組織的某個區域損傷,這類損傷一般是因為該區域缺乏血流,發生在沒有出現明顯中風或者缺血性心臟病(TIA)者的時候,這類病灶被稱為沉默的病灶,也被稱為小中風;沉默的腦部病灶非常常見,特別是年長者,這些病灶會造成思考問題、記憶喪失和中風。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人員對山西五台山的僧侶飲食狀况進行了跟踪記錄,同時測量了他們的身高、體重、腰圍、臀圍和心率,并進行血液生化檢查,動脈硬化檢測和血管彈性測定。結果顯示,素食時間超過年齡的1/5,可降低動脈僵硬度。

 

    專家點評:血管結構和功能的异常是臨床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其后果引起致死和致殘性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晚期腎病及閉塞性下肢動脈疾病等惡性后果。動脈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變的早期表現,其后果導致收縮壓和脈壓增大,舒張壓降低。

 

    研究人員觀察了僧侶素食人群,結果顯示,無論年齡大小,動脈僵硬度在接受足夠的素食干預之后,即超過1/5的生命時間,可以得到顯著改善。具體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第一,生活在五台山的僧侶,周邊環境受外界干擾少,日常活動簡單,精神壓力小,減弱了交感內分泌系統對動脈功能的不良影響。第二,素食可能降低血脂從而改善血管功能。研究還證實,血脂异常會導致瀰漫的動脈粥樣硬化改變,另外,血管壁大量膠原沉積與局部鈣化,血管內糖基化終末產物增多也會增加動脈僵硬度。因此,長期的素食可能還透過調節血糖、改善血脂异常發揮動脈保護作用。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四十多歲的女老師,因無法在電視上看到旅美職棒投手王建民,加上暑假期間得處理家裡的小衝突,血壓偏高,擔心高血壓引發中風,前往衛生署台南醫院求診,醫生診斷和生活壓力有關,只是短暫性血壓升高。

 

南醫表示,病患先是到心臟內科就醫,但無法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又轉到精神科。經醫師王崇仁診斷,病患坦承個性有點神經質,王建民腳傷後,無法在電視上看到他,心中有些失落感;加上暑期得處理公公的生病就醫及家中小衝突,才出現心悸、頭暈及後頸部脹痛等症狀。

 

病患買了血壓計量血壓後,隨著血壓偏高焦慮上升,更是不斷地量血壓;又想到一位同事突然中風,差點成了植物人,讓她產生災難性的想法。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血因為牽涉到侵入性的治療,所以一定要選擇有證照的醫師操刀,不過如果是急性腦中風,自己可不可以拿針插手指頭來放血,這個話題已經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血壓飆高時,用針扎大姆指指甲旁的穴位放血,確實可以舒緩病情,但不是亂扎就有用,民眾千萬不要自己嘗試,此外一定要配合急救,不能以為放血完就沒事。

吳明珠提醒,放血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而且這種療法十分容易感染到細菌,甚至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如果並非緊急情況,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她表示,與其把放血當成救命的法寶,高血壓患者不如按照醫生指示,控制飲食起居與按時服藥,這才是真正的保命之道。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品學兼優的12歲男童,正當他期待奧運來臨觀看游泳比賽之際,卻疑患上隱性先天性腦血管瘤,昨晨在太古城家中突然病發,抽搐嘔吐昏迷,由雙親陪同送院;經開腦手術搶救後,男童的病情仍無起色,至晚上情況變壞,出現腦幹死亡,需靠儀器維持生命,性命堪虞。其母難以接受慘變,哭至肝腸寸斷。

 昏迷男童林俊希(12歲),與父母及兄長,一家4口同住太古城春櫻閣一個單位,其16歲兄長升中四,希仔則準備升讀中一,父親則於內地開設印刷廠。據悉,希仔在西灣河中國婦女會丘佐榮學校就讀,剛小六畢業,新學年會升上中一級。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臟病已躍升為婦女主要死因之一,多年來,醫學界一直認為預防心臟病發生的最佳策略,非降低膽固醇莫屬。膽固醇是人體生理所需物質,在血液與蛋白質結合,以不同形式的脂蛋白存在。

臨床上,較引起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又稱為劣質膽固醇。LDL產製若超過人體細胞所能吸收,則將附著在動脈壁,形成動脈硬化粥狀物。近年拜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史他汀)所賜,研究顯示,使用statins可降低三成至四成的心臟病罹患率及死亡率。

但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媒介並不僅止於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或稱優質膽固醇,亦占有重要角色。HDL能移除動脈壁上的LDL,並將它帶回肝臟,HDL同時也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抗凝血等作用。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風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小孩也會中風,而且發生率還不低。嬰幼兒發生中風的機率相當高。專家估計,大約每3000到4000名新生兒中,就會有一個發生中風。依此換算,台灣每年發生中風的新生兒,應超過200人。

此外還需要留意的是,孩童中風的原因、風險及症狀等,都和成人大不相同。
專家指出,譬如孩童中風的第一症狀,往往是單臂或單腿痙攣。這種症狀在新生兒相當常見,而其中十分之一可能是中風引起的。在成人的中風病例中,這種症狀非常少見。因此,美國心臟協會2008年7月17日在網路版中風期刊中,發布了孩童中風指引,提供醫護人員做為診治的參考。這是醫界首次針對孩童中風發布的指引。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研究顯示,希望避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婦女應該多吃綠色葉菜類蔬菜及整顆水果,但是也許要避免飲用果汁。 據路透報導指出,「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在18年間,研究7萬1346名婦女,發現每天額外食用三份完整水果,或多一份菠菜、甘藍或類似的葉菜類綠色蔬菜,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有關。

紐奧良(New Orleans)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 )公共衛生及熱帶醫療學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的巴薩諾(Lydia A. Bazzano )醫師說:「如果你有許多、許多風險因子而且過重,這無法讓你免於糖尿病,這是預防策略中的一項工具」。

巴薩諾及同僚分析「護理健康研究」參與者的飲食,其中4529人在追蹤期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他們根據蔬果攝取量,將婦女分成5群,並根據果汁攝取量來將他們分群。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健檢中心針對大台北地區民眾進行飲食習慣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每人一年約喝掉140杯奶茶,無形中喝進過多脂肪及過高的糖份,導致血管異常機率提高。民眾愛喝飲料,卻經常忽略飲料對健康的影響。一項調查發現,大台北地區民眾每人每年平均要喝掉一四○杯奶茶、一○九杯果汁與一○四杯碳酸飲料;進一步分析發現,有血脂異常毛病的人,平均一年喝掉的奶茶竟有二○三杯之多。

 由於多數奶茶使用奶精調味,依奶茶飲用量推估,大台北地區民眾每年喝掉近六千一百五十公噸的奶精,這些奶精多半含反式脂肪,不利健康。北市一家健檢中心昨日發表一份飲食習慣調查,調查二百七十六人,調查時間是六月廿七日到七月十一日。結果顯示,有七成的民眾不知自己的血液是否健康,有兩成的人有肥胖的問題,三成的人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

 在飲食習慣上,調查發現民眾喝飲料的情況相當普遍,其中,每個人平均一年要喝掉約一四○杯的奶茶,也就是最少三天就要喝一杯;進一步分析受訪者的健康狀況發現,血脂異常的人,喝奶茶的比例更高,每人每年平均喝二○三杯,也就是幾乎每天都要喝一杯。

stro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